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油装置,内、外管前端由前接头与螺旋桨本体A连接,后端由后接头与螺旋桨本体B连接;螺旋桨本体A和B的中心开有连通内管和螺旋桨大距油路的大距油路孔A、B,前、后接头的周壁上开有连通内、外管之间和螺旋桨的定距油路的定距油路孔A、B;前、后接头和外管与螺旋桨本体A和B之间的空腔为连通螺旋桨和发动机小距油路的小距油路;前接头在大距、定距油路孔A的出口设置有封严圈,后接头在大距、定距油路孔B的进口设置有封严圈,在螺旋桨本体A自身的接头处和其与螺旋桨本体B之间的接头处设置有封严圈。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发动机大距、小距和定距液压油分配至螺旋桨内相应油路,特别适合长行程的螺旋桨内部油路的分配。
公开号:CN214331823U
申请号:CN202022705843.5U
申请日:2020-11-20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汤斯佳;蔡猛;王慧玲;王金利;李桃;李媛媛
申请人:AVIC Huiyang Aviation Propeller Co Ltd;
IPC主号:F16L39-06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共轴对转螺旋桨的分油装置。
[n0002] 螺旋桨是一种把发动机的动力变成拉力的装置,因其在经济和安全方面的优势,使得它在飞行器设计中成为首选的推进系统。单排螺旋桨推力小﹑效率偏低,已不能满足现代飞机的发展需求。共轴对转螺旋桨消除了反作用力矩和陀螺力矩,改善了飞行器使用性能,减少了螺旋桨后面的空气旋流,由前桨产生的旋转动能,可被后桨吸收后成为作用在桨叶面上的向前推力提高了螺旋桨的推力及效率。但是,共轴对转螺旋桨由两排螺旋桨组成,由于后桨的存在,将液压油引入至前桨的行程过长,已不是单独的零件所能实现,因此设计一种分油装置非常必要。
[n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分油装置,该分油装置可以将发动机大距、小距和定距液压油分配至螺旋桨内相应油路,特别适合长行程的螺旋桨内部油路的分配。
[n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分油装置,包括内管、前接头、外管、螺旋桨本体A、前端与螺旋桨本体A密封固定在一起的螺旋桨本体B和后接头;内管内孔为大距油路,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空腔为定距油路;内管和外管的前端由前接头与螺旋桨本体A连接,内管和外管的后端由后接头与螺旋桨本体B连接;在螺旋桨本体A中心开有与内管的大距油路和螺旋桨大距油路相连通的大距油路孔A,在前接头周壁上开有与内、外管之间的定距油路和螺旋桨定距油路相连通的定距油路孔A;在螺旋桨本体B中心开有与内管的大距油路和发动机大距油路相连通的大距油路孔B,在后接头周壁上开有与内、外管之间的定距油路和发动机定距油路相连通的定距油路孔B;前接头、外管和后接头与螺旋桨本体A和B之间的空腔为小距油路,小距油路前端与螺旋桨小距油路连通,后端与发动机小距油路连通;前接头在大距油路孔A的出口和定距油路孔A的出口都设置有封严圈,后接头在大距油路孔B的进口和定距油路孔B的进口都设置有封严圈,在螺旋桨本体A自身的接头处和其与螺旋桨本体B之间的接头处设置有封严圈。
[n0005] 本实用新型通过后接头将发动机来的大距、定距和小距液压油进行准确分配至中间不同管路,利用前接头将不同管路中的大距、定距和小距液压油准确分配至螺旋桨内部的大距、定距和小距油路。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发动机大距、小距和定距液压油分配至螺旋桨内相应油路,特别适合长行程的螺旋桨内部油路的分配,其加工方便。
[n000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n0007]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n0008]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内管1、前接头2、外管3、螺旋桨本体A 4、前端与螺旋桨本体A 4密封固定在一起的螺旋桨本体B 5和后接头6。内管1内孔为大距油路14,内管1与外管3之间的空腔为定距油路7。内管1和外管3的前端由前接头2与螺旋桨本体A 4连接,内管1和外管3的后端由后接头6与螺旋桨本体B 5连接。在螺旋桨本体A 4中心开有与内管1的大距油路14和螺旋桨大距油路相连通的大距油路孔A 9,在前接头2周壁上开有与内、外管1、3之间的定距油路7和螺旋桨定距油路相连通的定距油路孔A 20。在螺旋桨本体B 5中心开有与内管1的大距油路14和发动机大距油路相连通的大距油路孔B 19,在后接头6周壁上开有与内、外管1、3之间的定距油路7和发动机定距油路相连通的定距油路孔B 18。前接头2、外管3和后接头6与螺旋桨本体A 4和B 5之间的空腔为小距油路16,小距油路16前端与螺旋桨小距油路连通,后端与发动机小距油路连通。前接头2在大距油路孔A 9的出口设置有封严圈8,在定距油路孔A 20的出口设置有另两个封严圈11和12,保证大距、小距、定距液压油无串油现象。后接头6在大距油路孔B 19的进口和定距油路孔B 18的进口设置有封严圈23和22,在螺旋桨本体A 4自身的接头处和其与螺旋桨本体B 5之间的接头处设置有其它两个封严圈21和15,保证小距液压油无泄露现象。10为定距出油口,13为小距出油口,17为小距进油口。
[n0009]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等同技术的改进,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1)
[0001] 1.一种分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前接头、外管、螺旋桨本体A、前端与螺旋桨本体A密封固定在一起的螺旋桨本体B和后接头;内管内孔为大距油路,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空腔为定距油路;内管和外管的前端由前接头与螺旋桨本体A连接,内管和外管的后端由后接头与螺旋桨本体B连接;在螺旋桨本体A中心开有与内管的大距油路和螺旋桨大距油路相连通的大距油路孔A,在前接头周壁上开有与内、外管之间的定距油路和螺旋桨定距油路相连通的定距油路孔A;在螺旋桨本体B中心开有与内管的大距油路和发动机大距油路相连通的大距油路孔B,在后接头周壁上开有与内、外管之间的定距油路和发动机定距油路相连通的定距油路孔B;前接头、外管和后接头与螺旋桨本体A和B之间的空腔为小距油路,小距油路前端与螺旋桨小距油路连通,后端与发动机小距油路连通;前接头在大距油路孔A的出口和定距油路孔A的出口都设置有封严圈,后接头在大距油路孔B的进口和定距油路孔B的进口都设置有封严圈,在螺旋桨本体A自身的接头处和其与螺旋桨本体B之间的接头处设置有封严圈。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3688195U|2014-07-02|带主动引射的超声速扩压装置
CN214331823U|2021-10-01|一种分油装置
CN104787284A|2015-07-22|子母共轴导管轮螺旋桨
CN102539053A|2012-07-04|一种环式天平与波纹管系统
CN112483749A|2021-03-12|一种分油装置
CN204056272U|2014-12-31|一种船舶单向推进装置
CN203975201U|2014-12-03|可密封防腐蚀的喷水推进器
EP2944808B1|2019-11-13|Generator for ram air turbine and ram air turbine
CN204078047U|2015-01-07|一种直接推力型喷水推进系统
CN206158882U|2017-05-10|一种吸气式火箭组合动力装置
CN204606183U|2015-09-02|一种小型航行器用涵道推进器
CN204200280U|2015-03-11|一种新型涡轮机承扭转子密封结构
CN201628520U|2010-11-10|前置形推动器及含该推动器的鱼雷
CN201346400Y|2009-11-18|金属涵道风扇
CN208842607U|2019-05-10|一种船用螺旋桨导管
CN109733582B|2020-12-29|一种船用吊舱推进器单元
CN211996174U|2020-11-24|一种锥形飞行器前体周向四进气道布局一体化构型
CN2499333Y|2002-07-10|一种船用减阻装置
CN109649611B|2019-12-24|行星式泵喷推进器
CN110641670B|2021-08-31|一种船用推进器
CN211423287U|2020-09-04|一种双出精密换向器
CN204664707U|2015-09-23|一种耐高压的气动快速接头
Zheng Yuan et al.2010|A new type of Francis turbine applied in cooling towers [J]
CN213510921U|2021-06-22|一种可拆式喷管
CN214356641U|2021-10-08|一种前后桨连接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705843.5U|CN214331823U|2020-11-20|2020-11-20|一种分油装置|CN202022705843.5U| CN214331823U|2020-11-20|2020-11-20|一种分油装置|
[返回顶部]